高空作業安全帶怎麼檢查?專業檢查表懶人包

前言:

在許多需要登高作業的行業中,例如建築、水電維修、油漆工程、大樓玻璃清潔與安裝、通訊工程、消防、航運,甚至各類設備維修作業,勞工時常得在半空中執行工作,面對高度落差的潛在風險。這些工作性質伴隨著高風險,稍有疏忽就可能導致嚴重後果。根據《109年勞動檢查統計年報》資料顯示,當年度全台通報的墜落職業災害多達 635 件,換算下來幾乎每天就有2位勞工發生墜落事故,顯示高空作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視。

1.安全帶檢查的三個階段(每日必檢)

  • 使用前檢查

使用前應仔細觀察安全帶的織帶部分是否有破損、磨損、變形或明顯老化的情形,這些都可能影響其承重能力;同時也要檢查是否鏽蝕、生鏽、變形或操作不順的現象,若出現卡住或難以開關的狀況,就需要立即更換或送修,避免在高空作業時發生意外。

  • 使用中檢查

在作業進行中,必須隨時注意安全帶是否出現鬆脫或滑動的情形,這可能代表配戴不當或裝備損壞,應確認是否已正確扣緊,並檢查安全掛鉤是否穩固連接於適當的固定點,確保整套防護系統在作業過程中維持穩定與安全。

  • 使用後檢查與清潔

作業結束後,對安全帶進行全面檢查與基本清潔,觀察是否有明顯破損、變形或其他情形,並做好使用紀錄,以便後續追蹤使用狀況。另外,建議定期進行保養檢查,並依規定將安全帶存放於乾燥、通風且避免陽光直射的環境中,以延長使用壽命並維持其保護效能喔。

2.專業高空安全帶檢查表內容說明

  • 檢查項目一覽

 

檢查項目 說明內容
標記是否清晰 檢查是否有製造日期、型號、合格標章,且標示清晰可辨
元件是否齊全 確認是否缺少扣具、掛鉤、減震器等重要元件,並判斷其功能是否正常
構件是否損壞 包含扣具是否生鏽、變形、卡住、鬆脫等問題
織帶與繩索是否損壞 檢查是否有磨損、割裂、發霉、變形、化學腐蝕痕跡
安全帶是否有過度拉伸痕跡 如有明顯延展、彈性疲乏,應懷疑曾經承受過墜落衝擊
縫線是否脫落或鬆脫 檢查所有接縫處是否有脫線、鬆動或斷裂情形
減震裝置狀態是否正常 若為具減震功能者,需確認是否已有啟用或損壞痕跡
掛鉤與固定點是否穩固 檢查掛鉤彈簧裝置是否正常,鉤環有無裂痕或鬆脫
使用紀錄是否完整 確認每次使用後有登記檢查與異常紀錄
是否已超過建議使用年限 不同材質與品牌有不同建議使用年限,應依製造商建議定期汰換
是否正確存放與保養 應放置於陰涼乾燥處,避免陽光直射與受潮,定期清潔

 

3.常見問題 FAQ

  • 高空安全帶多久檢查一次?

高空安全帶應每次使用前進行檢查,確認無損壞、變形、腐蝕等情況。此外,建議至少每6個月進行一次由主管或具備相關知識人員的定期詳細檢查,以確保其整體功能與結構仍然良好。若工作環境較嚴苛(如高溫、潮濕、化學品),檢查頻率應提高。

  • 檢查紀錄要保存多久?

根據《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》第246條,墜落防護設備的檢查紀錄應保存至少3年,以備主管機關查核。這些紀錄應包括檢查日期、檢查人員、檢查項目與異常狀況,並建議以電子或紙本方式妥善保存。

  • 哪些情況應立即汰換安全帶?

以下情況下應立即停用並汰換安全帶:

  1. 發生過實際墜落或遭受劇烈衝擊
  2. 織帶有明顯破損、裂痕、發霉或化學侵蝕
  3. 縫線脫落或鬆動
  4. 扣具變形、生鏽、卡住或鬆脫
  5. 安全帶無法正確調整或扣緊
  6. 超過製造商建議的使用年限(一般約為5年,但視品牌與環境而異)

 

結論:

高空安全帶不是「掛上就安全」,而是需要每日細心檢查、妥善保養的。無論是使用前、使用中、還是使用後,每一個檢查步驟都直接關係到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。而透過清楚的檢查表、完整的使用紀錄,以及遵循正確的保養方式,不僅是符合法規的責任,更是對每一位工作者最基本的尊重與保障!